首页 百科常识

信用卡能买什么东西(信用卡的辉煌与没落)

100人浏览   2025-03-30 04:35:15

第一张信用卡

我的第一张信用卡是在我毕业实习的时候办理的,当时是我师傅的朋友来办理信用卡,她看我没有信用卡就推荐我办理了一张。

一直用到现在,距今已经10多年了。

这么多年,我其实真正使用信用卡的机会并不多,只是在刚毕业前几年,我也和很多提前消费的人群一样,使用信用卡买一些想要的东西。

比如,现在用来创作、刷剧的台式机,就是当时刷信用卡买的,从32寸的显示器,到显卡、主板、CPU、内存条都换了一个遍。

信用卡的辉煌

那个时候流行信用卡,办理信用卡业务的人很多。当年在上海最火的信用卡就是招商银行的信用卡。

我一个同学来上海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办理信用卡,当时我看他整个上海跑来跑去,看似自由,实则累得够呛。

大雨天有人办理信用卡他要跑客户现场,大太阳的夏天要跑客户现场,到各种地方摆摊被人赶跑,还去过各种办公楼扫楼被保安轰走,说实话还是挺不容易的。

看他跑来跑去,累死累活,当时我挺不以为然的,心想为啥不找个正儿八经的工作做做呢?

一年以后,有一次他到我们公司扫楼,我们聊了一会,他说他一年存了10万块。

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当初是多么地无知,我一年都挣不了10万,他竟然存了10万。

原来办理信用卡的工作还真的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工作啊!

当然,后来了解的多了就知道是什么情况了。

其实早些年,比如15年之前,有不少销售信用卡的人也挣了不少钱的。那个时候的上海,大家对于信用卡的认识已经足够了,不会觉得不安全,是骗子之类的。

当时我这个同学一个月可以办理100多张信用卡,长期保持150+的数量,据他说,这是非常不错的业绩。

他还说,有一些人一个月办理的信用卡能达到200+,不过那都是老早就开始做信用卡的人,他们几乎可以月月收入两三万。

其实对比一下,15年的月入两三万,对于普通家庭、普通学校毕业的人来说,已经非常不错了。

当时移动支付还没有流行开来,不管是有资金需求的,还是想提前消费的人群,办理一张甚至是多张信用卡是很普遍的,甚至不少人还以拥有几张高额信用卡而沾沾自喜。

大家聊起信用卡少不了的话题就是,你哪个银行的信用卡?你是黄金的,不好意思,我一小小白金信用卡。你额度2万?哈哈,我刚办理的时候就2万,现在已经5万了。

我当时办理了几张信用卡,后来因为长期不给我涨额度,就注销了。

我这个同学曾经让我帮他办理过二卡,所谓二卡就是有一张主卡的情况下,再多办理几张同一个银行的不同类别的附属卡,额度共享,积分分开计算。

我本来是不愿意的,主要是真的用不到,而且额度共享没有什么意思。至于积分啥的,我又消费不了多少钱,能积个什么分啊!

但是碍于同学面子,就帮他一次性办理了八九张,不过都没有开通,后来都注销了。但是征信上显示的信用卡数量就多了,这也不太好看。

信用卡发卡量和消费额在2010年至2020年间持续增长,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成为了增长最快的部门之一。

那个时候不管是直接销售信用卡,还是接打电话的客服,收入都不错的。就像前几年的计算机行业一样,不管是科班出身还是培训转行,只要入了行,两三年后收入都不低的。

信用卡的没落

不过随着移动支付的流行,现在信用卡真的没落了。

你回忆一下,你最近见到或者接到别人给你推销信用卡是什么时候?你一个月或者一年能接触几次呢?

如果放到5年前、8年前,走在上海的大街上、地铁里、商厦里、写字楼里,你会经常见到推销信用卡的,现在已经极少见到了。

说实话,现在信用卡使用的也很少了。

进入2020年前后,信用卡业务开始遇到瓶颈。监管部门对信用卡高质量发展的定调,使得银行必须重新审视信用卡中心的业务价值和风险收益比。

现在信用卡的增量用户越来越少,而存量用户随着经济进入下行周期也都开始注销信用卡,谨慎消费了。

实际上这几年,银行的信用卡整体增量已经很少了,当年的辉煌部门现在面临各种缩编、裁撤、裁员。

信用卡的未来

虽然现在移动支付方兴未艾,但是不代表信用卡已经被彻底淘汰。

信用卡经过10多年高速发展,累积了非常大体量的用户。

信用卡都会有积分服务,比如兑换刷卡金、饿了么会员、京东会员、航空积分、地铁积分、高铁积分、视频积分等等,用户体量是不会很快减少的。

有不少信用卡深得年轻人的喜欢,各种用途、风格、主题的信用卡层出不穷,总有一款能吸引你。

一些白金卡,有一些高级服务,比如一年两次的高铁商务舱机会,高尔夫活动等。

当然,说到信用卡就不得不提的黑卡,这可是身份的象征,不是你想办理就办理的,这种信用卡都是无限额度的,随便刷。

未来信用卡的发展趋势是“提质去量”,走向存量精细化运作。这意味着,只有少数银行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玩好信用卡中心这张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