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常识

北京北海公园概况简介

100人浏览   2024-12-12 09:27:26

北海公园(Beihai Park),位于北京市,北海位于北京城的中心西城区文津街1号,东邻景山公园,南濒中南海,北连什刹海 ,全园占地68.2万平方米,1925年开放为公园 。是中国现存历史上建园最早、保存最完整、文化沉积最深厚的古典皇家园林。北海的形成和发展,历经金、元、明、清数个朝代,承载着中国近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形成了以皇家园林为代表的造园艺术风格,它是凝聚着历代园林文化艺术之大成的杰作。

民国十四年(1925年)8月1日 北海公园开放。万国博览会公所筹备处设在静心斋 北海公园于8月1日开始售票,是日虽微雨,而各界游人尚称踊跃 1949年 关闭游客服务,作为军火仓库使用

1979年为北海建园八百周年 聂荣臻元帅为纪念北海八百周年亲笔题词“浏览胜处。 北海建园八百周年。”并获赠诗句“琼岛春阴八百年,湖光塔影几重天,庆霄承露登高处,喜看神州换新颜。” 1985年为静心斋对外开放 参加国际园林比赛,荣获金奖 2008年接待奥运各国元首及夫人参观。

北海的总面积为1063市亩,水面占583市亩,陆地占480市亩。这里水面开阔,湖光塔影,苍松翠柏,花木芬芳,亭台楼阁,叠石岩洞,绚丽多姿,犹如仙境。

北海园林是根据我国古代神话故事《西王母传》中描写的仙境建造的,历经辽,金、元、明、清五代,逐步形成了今天的格局。北海属西苑三海之一,位于中海、南海之北,故称北海。西苑三海亦称太液池,曾是皇家园林。现在的西苑三海中,只有北海公园对公众开放。

小西天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建成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是清乾隆皇帝为母亲孝圣皇太后祝寿祈福而建的。

九龙壁是原大圆镜智宝殿前的影壁,建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壁高5.96米,厚1.60米,长25.52米。壁的两面用七色琉璃砖瓦镶砌而成。两面各有九条彩色大蟠龙,飞腾戏珠于波涛云际之中。壁上共有大小蟠龙635条。中国现存三座古代九龙壁,唯独这座是双面壁

静心斋占地面积约八千七百平方米,是北海最精巧的一处园中之园。静心斋原为明代普通官房,清乾隆二十四年(1757年)在扩建“西天梵境”时修建了静心斋(当时称“镜清斋”)也称“乾隆小花园”。园内主要建筑有镜清斋、抱素书屋、韵琴斋、碧鲜亭、焙茶坞、罨画轩、沁泉廊、枕峦亭、石桥等。静心斋东枕山,西倚寺,南面沧波,园内亭、榭、廊、轩、石桥、水池、叠石、假山以及楼台,殿阁建筑形式既不失北方园林宏伟壮丽的气魄,又有江南园林小巧玲珑的情趣。

画舫斋位于北海东岸,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是掩映在山林中的一处独立院落。前殿为“春雨淋塘”,中有水池,北为正殿“画舫斋”。东西各有一处院落,东为“古柯庭”,西为“小玲珑”。整个画舫斋朱廊环绕,结构精巧,环境别致,形似停泊在北海湖边的一条大船,原引用欧阳修的《画舫斋记》而造其形,得其名。乾隆皇帝经常到此游玩,光绪皇帝曾在此居住,慈禧太后也常来这里游宴、听评书。

琼华岛简称琼岛,因岛上建有白塔,故又俗称“白塔山”。岛高32米,周长913米。琼华,意指华丽的美玉,以此命名,表示该岛是用美玉建成的仙境宝岛。琼岛的西面原是清代皇帝游园时休息、议事或举行宴会的悦心殿。殿后的庆霄楼是乾隆帝陪其母后冬季观看冰上掷球竞技的地方。在西北面有阅古楼、琳光殿、延南熏亭和山腰中的铜仙承露盘。琼岛的东北坡古木参天,为“燕京八景”之一的“琼岛春荫”。沿着乾隆帝御题的“琼岛春荫碑”旁的小路,可直通迂回曲折的“见春亭”和“看画廊”。

永安桥前身是元代的一座木桥,明代称“太液桥”,乾隆八年(1743年)改建为三曲折,三孔拱券石桥,两侧有望柱48根。1979年时对永安桥进行过全面修葺和加固处理,桥面全部更新并新装88根莲花形望柱和荷叶图案护栏板。石桥连接着有白塔的琼华岛,而且用三曲桥身把南岸的团城城门和琼岛上的永安寺寺门巧妙和谐地连接起来。这座桥的两端有古石狮、有古牌坊,是北海公园内最大的桥梁,其与白塔山合在一起就是“北海”的标志

永安寺位于北海白塔山南麓,始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是清世祖福临应西藏喇嘛恼木汗之请修建的 ,名白塔寺。初建时,寺内建筑有正觉殿、普安殿、圣果殿、宗镜殿、转角房、顺山房和白塔。正觉殿为山门。乾隆六年(1741年)改称永安寺。乾隆八年(1743年)对永安寺进行扩建,增设法轮殿、钟楼、鼓楼和永安寺山门。乾隆十六年(1751年),又增建善因殿及引胜、涤霭二亭。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于二亭内各立一碑,分别携刻乾隆御制《白塔山总记》和《白塔山四面记》。永安寺是一组反映宗教文化的建筑群落,由于历史的原因,寺内的部分建筑已毁,造像亦已无存。1993年,公园管理处对永安寺进行了全面修葺,并复原了寺内原有的全部建筑和造像。

团城原是太液池中的一个小岛,金代为大宁宫一部分。元代称圆坻,亦称瀛洲。乾隆年间进行较大的修建,增建了玉瓮亭。团城它的平面呈圆形,周砌城砖千仞壁立的小城。城台高出地平 4.6米,周长 276米,面积4553平方米 。东、西两侧城墙下各有随墙门一座,上建门楼,东为昭景,西为衍祥,入门可沿蹬道登至城顶台面。蹬道处各设罩门,城台上建筑布局采取对称中兼以园林的布局手法。承光殿为全城台的中心,其南有玉瓮亭,其北为敬跻堂,组成了城台的中轴线。两侧对称排列,有古籁堂、余清斋东庑和西庑等。朵云亭、镜澜亭高踞假山上。整座城台黄瓦红墙。古建群间,遍植了数十株苍松翠柏。

承光殿是团城的主要建筑,元代称仪天殿。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重建,称承光殿。大殿呈方形重檐歇山顶。四面各推出单檐卷棚式抱厦一间,建筑结构别致精巧,是北京宫殿中少见的形式 。承光殿中间方形,面阔、进深各三间,四面各推出抱厦一间,整个平面呈十字形。南面有月台一座。正中大殿为重檐歇山顶抱厦为单檐歇山卷棚式,覆以黄琉璃瓦绿剪边瓦顶,飞檐翘角。上檐重昂七斗,下檐及抱厦重昂五斗。殿内施大点金旋子彩画。

相关推荐